創業的心境——從迷惘到堅持
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走過從**公司 → 失業 → 創業 → 打工 → 公司 → 副業 → 未來?**
這條曲折的道路。這些經歷帶給我無數的學習與體悟,而這些點滴,一直是我最想分享的。
我一直熱愛手作,在無盡的手作世界中,總算找到我的熱愛——袖珍黏土。
當時,在公司感到窒息的我,毅然決然地想靠袖珍黏土拯救我的職涯。
然而,真正踏上創業之路後,才發現這條路遠比想像中艱難。
為了創業,我投入大量金錢學習黏土技巧,甚至報名高價教練課程,希望找到一條可行的路。
我也熱愛神秘學,因此從心理學與靈性的角度,去探索「職涯」這件事。
這一路走來,我學到的不只是經營技巧,更是心態上的鍛鍊。
創業者必須接受的三大條件
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投資、快速變現,或是該不該在公司「騎驢找馬」,那可能不是我能提供的答案。
但如果你準備踏上創業之路,我認為有三個條件是無法迴避的:
1. 與心魔共處
創業的過程中,最難克服的不是技術、不是市場,而是來自內心的「心魔」。
「別人做得比我好」、「同樣的產品,為什麼別人能賺錢,我卻不行?」、「還要學多少技巧才能達到理想的生活?」這些念頭總是揮之不去。
在還沒有賺到足以維持生活的收入之前,內心會不斷動搖。即使深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,但現實的挑戰卻讓人遲疑。
我曾鼓勵同事踏出舒適圈,去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業。
結果他成功了,每個假日都能穩定獲得收入,甚至建立了固定客群。
而我呢?苦苦掙扎於產品銷售、教學、市集擺攤,即便努力到讓自己都佩服,卻仍然不及他的週末現金流。
這樣的對比,讓人不禁產生羨慕與糾結。
創業的路上,我曾在失業後,徘徊於家裡與咖啡廳之間,看著樓下的警衛,也感受到自己的迷惘與不安。
我經常問自己:「現在的我,到底在幹嘛?」
這些情緒,沒有人能替你承擔,只有自己去面對。
與心魔共處,是創業的必經之路。 如果你能接受這個挑戰,並學會與它共存,那麼你在創業的心態上,將比一般人更強大。
2. 確定能為這件事「保持熱情」
很多人看到我,總是說:「你真的很多才多藝!」
但現實是,市場願意付費的,往往是專業的技能:英文老師、按摩師、甜點師,而不是一個「多才多藝」的人。
這就像有人對你說:「你長得很漂亮」,但實際上,並沒有人追你。空有才能或特質,並不能直接帶來價值。
「你想做的事,不可能。」這句話我已經聽過無數次。
但事實上,無論是手作或其他創業領域,都有許多人成功的例子。只是大多數人仍然覺得,要靠自己喜歡的事物維生,太難。
創業不只是熱愛一項技術,還需要學習更多技能:
- 拍照技巧,讓作品更吸引人
- 行銷與表單製作,提升轉換率
- 電商上架與物流處理,讓銷售更順暢
- 線上課程與講義製作,拓展市場
光是學習如何寄送國內外貨品,就能讓人焦頭爛額。
如果不能保持熱情,這條路將會難以為繼。
有些人即使對「賺錢」有純粹的熱情,也能撐下去。
因為為了賺錢,他們願意學習所有需要的事情。但如果對創業本身提不起熱情,那麼遇到困難時,就很難撐下去。
創業,是在不斷突破自己的局限與能力。 如果只是因為想多一份收入,或想要被動金流,就貿然投入一門生意,那麼當第一個困難出現時,就可能選擇放棄。
只有擁有真正的熱情,才能讓你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。
3. 感恩與臣服
作為一個熱愛身心靈的人,我深信,創業的過程需要學會「感恩」與「臣服」。
很多能夠成功創業的人,背後往往有穩定的支持系統:
- 另一半支持,能夠讓他安心追夢
- 家人理解,願意陪伴與支持
- 先生養家,讓他無後顧之憂
- 老闆給予彈性工時,可以兼職創作
- 男朋友願意陪著擺市集,提供精神支柱
如果你擁有這些支持,請一定要感恩。
而我呢?
沒有另一半的支持,也沒有因為育兒或家庭責任而選擇創業。
父母能對我說:「喜歡就去試試看吧」,我已經很感恩了,因為我不能奢求他們更多的支援。
但我仍然心懷感激,因為我擁有時間,能夠創作。
我感謝父母,他們總是願意陪伴我,送餐、聊天、參加活動。
在創業的過程中,一定要找到能夠感恩的事物,這會成為你堅持下去的力量。
最後,「臣服」。
「臣服於宇宙,會帶來更好的結果。」這句話,深植於所有喜歡身心靈與神秘學的人心中。
很多事情,並非我們能夠掌控。
如果你真心喜愛你的創作,也希望創業能夠成功,就請相信自己,並享受這趟旅程。
若過度執著於某個結果,反而容易適得其反。
放下執著,臣服於這條路,讓創業變成你的修行。
結語
創業是一場內在與外在的修行。
這篇文章不是給你確定的答案,而是我走過的心路歷程。
如果你也正在創業,或者猶豫是否該踏上這條路,願這些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。
希望我們都能在創業的路上,找到屬於我們的一片天。
0 Comments